获总理批示企业家再发文 为何两年后他依然憋屈?

获总理批示企业家再发文 为何两年后他依然憋屈?
吴海的**,是一种社情民意,但如果这种社情民意只有中 央听取了,而一些地方仍然对此视而不见,企业的生存状况就不可能得到根本性改善。
▲桔子酒店创始人吴海。图/视觉中国
  文 | 王言虎
  向总 理写**获批示后,被邀请进中 南 海参加座谈,时隔两年,桔子酒店的创始人吴 海1月9日凌晨再次在微博上发文,就当前的政商环境发表言论。他认为,“简政放权”在地方上还未得到有效落实,企业经营环境难的现状依旧存在。
  2015年3月23日,吴海发表了一篇《做企业这么多年,我太憋屈了》,他在文中以切身体会和所见实例,坦陈了不少地方政府在实际工作中的“庸政、懒政、政策陈旧、不清晰、滥用”等问题,直指企业经营中的一些政策壁垒,并提出自己的建议。
  这篇文章发出之后得到广泛传播,并得到总理批示,事后他还被获邀参加座谈,与高层商讨改善营商环境、促进简政放权。
  按理说,两年前吴海的**得到总理批示后,企业家营商环境的重要性被反复提及,简政放权也在稳步推进,营商环境能得到改善。尤其是因**获批示而成为公众人物的吴海,也能搭社会注意力之便,有更多的获得感。但吴海再次发文表明,“简政放权”在有些地方的落实情况,离他的预期仍有差距。
  很多现实情形的改善,本就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没法一蹴而就。饶是如此,有些声音仍应被听取。像最新的文章中,吴海反复强调的一个问题就是,“有的地方并不理解中 央意图”,“明明各种法律都有,但有的部门就是不遵守,而是根据某个领导的讲话为依据。”
 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。吴海的**,是一种社情民意,但如果这种社情民意只有中 央听取了,而一些地方仍然对此视而不见,企业的生存状况就不可能得到根本性改善。
  这就会导致一个尴尬的情况:中央政府简政放权了,但一些地方政府对被精简掉的事项仍然不肯放手,甚至敷衍以对、延迟应对,那即便真实的声音上达中  央,企业家看到了困难解决的希望,到了地方执行层面,又很快被掐灭。
  吴海说,“这不是沟通不畅啊,都反映到国务院了,怎么能说是沟通不畅。”这也表明,民间会反映社情民意,上面也能听得到社情民意,怕就怕,有些人没认真对待这种社情民意,有些政策在自上而下的推进过程中可能打了折扣。
  而若一些地方政府不认真对待吴海这类反馈,只会导致两个结果:企业要么继续在不清爽的营商环境中曳尾于涂,举步维艰;要么选择“合作”,从地方政府那里取得“捕鼠的特权”(费正清语)。而这会限制企业的发展与地方经济的活力。
  一个企业家两次发表**探讨营商环境,这也是提醒。如果一些地方政府不能认真对待企业家改善营商环境的诉求,对中 央简政放权的顶层设计秉持“拖字诀”,那很多企业家也会失去对这个地方的投资信心,最终伤害的还是这个地方民众的福祉。
编辑:与归   实习生:李忠利 李瀚伟  校对:陆爱英推荐阅读:冰花男孩,你可知上学不挨冻本就是你的基本权利 | 新京报社论58元买一锅“潲水油”锅底,这样的“放心火锅店”怎让人放心?老师收88元红包被处理,先发红包后举报的家长是否在“挖坑”?声称“不想将来的小孩爸爸出生于县城“的炫富女律师,有损职业形象“登陆北京”却无资质,网约车得先过制度关“搭伙吃饭”不属于食品经营行为口口声声高喊“正义”,却可能亵渎了司法特别提示:留言如入选新京报A03版“微言大义”,请在后台回复您的“真实姓名+银行**”]article_adlist–>